“上半年,小龙虾的订单量超过2000万单,按一份订单平均15只小龙虾计算,上半年美团外卖共销售了3亿只小龙虾。据说国人一年会吃掉 4.5 万吨小龙虾,如果将这些小龙虾首尾相连,总长度可以绕赤道将近 3 圈。”这有趣的数据来源于近日美团研究院和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2019年上半年)》。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增速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9年全年的交易金额预计将从2018年的4613亿元增长到6035亿元。 2015-2019年中国外卖产业规模变化(亿元) 国民“辣”味依然是最爱 在 “最喜欢的小龙虾口味”问题上,全国的吃货们比较一致。从美团平台的订单可以看到,麻辣小龙虾当之无愧地是小龙虾的口味之最,其次是香辣和十三香。根据餐饮大数据,绝大多数80、90后都喜欢“重口味食物”。CNNIC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 21 亿,较 2018 年底增加 1516 万,占网民整体规模的一半左右。美团外卖数据显示,80后、90后是外卖消费的主力军,2019年上半年外卖订单中20-34岁用户的订单占比高达86.3%,其中20-24岁用户的订单占比为21.5%,25-30岁用户的订单占比为37.5%,30-34岁用户订单的占比为27.3%。80后、90后的外卖消费频次远高于60后、70后。 2019年上半年美团外卖用户年龄分布
再看两组数据,2018年我国餐饮市场超过4万亿规模,其中光是火锅就贡献了4800多亿,在庞大的中国美食家族中连续5年占比超过11%。2018年我国辣椒产量飙升至4000万吨,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而今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3000万亩左右,产值超过了700亿元人民币。 人体对于辣味是会上瘾的,从科学原理来说,辣椒素触及到神经,我们的身体中发生的是病理性疼痛的介质快速在痛觉神经上跳跃,而这种痛觉刺激人的大脑,令其产生补偿机制,释放内啡肽,从而产生欣快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吃饭总是喜欢配些辣酱,为什么人一旦养成吃辣的习惯,便再也忍受不了清淡了。“多巴胺产品”能带来“爽感”和“瘾感”,所以老干妈曾每天卖出130万瓶,一年能卖出6亿瓶,可围绕地球两周。 “家庭小型化”周边经济繁荣 2019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报告中称,品类扩张、用户消费习惯养成、夜间经济发展、区域下沉、家庭小型化都将成为外卖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助推器。家庭小型化是指过去十几年间,我国的家庭人口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一人户家庭占总户数的比例从2002年的7.7%增加到2017年的15.6%,二人户家庭占总户数的比例从2002年的18.4%增长到2017年的27.2%。 对于小型化的家庭结构和单身的新生代消费者来说,他们的消费结构与传统家庭的消费结构是有所不同的,“家庭小型化”带动了餐饮外卖“一人量”周边产业的蓬勃发展。据淘宝数据, 2018年“一人食”类食品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60%,热销食品代表有自热锅、自热钵钵鸡、自热麻辣烫、自热螺蛳粉、速食汤、速食等,购买主力为26—35岁的人群。同时,小罐茶、小包装的坚果、肉脯、蜜饯都开始受到消费者青睐,这是因为原本以老中青大家庭消费行为中选择大包装实惠为主的购物观正在慢慢改变。仍以高频食用的佐餐为例,公开资料称,曾每天卖出130万瓶的老干妈的销量据说已大不如前,除了传闻原材料变更以及市场同品类竞争等原因,其实也有消费主力及小型化家庭结构演化的因素。对于1个人或2个人的家庭结构而言,传统家庭瓶装280g的玻璃装佐餐产品量较大,可能几次都吃不完,容易过期造成浪费,因此消费者开始欣然接受一顿饭就能吃完的“一人食”佐餐解决方案。如同为佐餐品牌的佐大狮经过反复测试,契合当下消费场景的一人量可以让消费者吃得既满足又不浪费。 当然,对于餐饮业来说,份量卖点不足以达成消费决策。众所周知,新生代消费者往往喜新厌旧,口味变化很快,餐品迭代升级周期短。餐饮商家仅依靠单品,很难让消费者“长情”,多元口味的佐餐,可以消解外卖场景中占比80%的简餐口味单一的问题,满足新生代消费者“享受生活的美好”的价值观,享受一人独食的自在。 “佐大狮会顺应餐饮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施行‘一纵一横’战略,纵向继续挖掘餐饮场景中高频消费的优质产品,不断拉近外卖行业与用户的需求之间的距离。横向从商家外卖线上运营诊断、数据决策等方面拓展,持续为商家赋能。”佐大狮创始人兼CEO戴振开告诉记者。 |
为积极响应人口老龄化战略,促进智慧养老与精神文化艺
2024年3月21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 , 继牛津大学校园惊现神秘来客后 , 另一英国顶级
随着新能源减免购置税新政一出,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小微
站在即将告别2023年的岁末时点,“认知”意外地成为多